手癣和足癣的诊治
手癣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达到真菌感染,而足癣则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趾、足跟、足侧缘。 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痒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90%。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 手足癣(特别是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江淮流域以南地区发病较北方多。夏秋季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足癣多累及双侧,往往由一侧传播至对侧,而手癣常见于单侧。根据临床特点不同,手足癣可分为三种类型: 水疱鳞屑型好发与指(趾)间、掌心、足趾及足侧。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领脱屑。皮损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瘙痒明显。 角化过度型好发于掌趾部及足跟。皮损处干燥,角质明显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冬季易发生皲裂甚至出血,可伴有疼痛。一般无明显瘙痒。 浸渍糜烂型(也称间擦性)好发于指(趾)缝,足癣尤为第3~4和4~5趾间多见。多见于手足多汗、浸水、长期穿胶鞋者,夏季多发。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常伴有裂隙。有明显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臭味。 本病常以一型为主或几型同时存在,也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治疗不彻底是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足癣(尤其浸渍糜烂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溃疡,并继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丹毒,炎症反应明显还可引发局部湿疹样改变和全身癣菌疹。 根据手足癣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可明确诊断。本病需与湿疹、汗疱疹、掌跖脓疱病、掌跖角化症、接触性皮炎等进行鉴别。 手足癣应注意要及时、彻底地治疗,伴甲真菌病者应同时治疗甲癣,消灭传染源;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不共用鞋袜、浴盆、脚盆等生活用品;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坚持用药非常重要,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系统药物治疗。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szjq/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十种常见营养素缺乏时的表现及补充
- 下一篇文章: 有了这张表,湿疹皮炎痔疮脚气鼻炎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