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不满,麦粒渐满;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小满,生活美满。

“花季清明,雨季小满”,5月21日,我们迎来了“小满”节气。

小满,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万物生气盎然,又从容不迫:麦粒饱满水稻插,蚕结新茧桑葚熟,菜籽舂油苦菜秀,期待一场如约而至的雨水,谷物生发,顺遂天时。

小满,是全年最“接地气”的15天

地面温度慢慢升高,此时赤脚走路、或穿布底鞋不会像其他时间容易受寒,可接引地面的阳气。

天为阳气,地为阴气。经常赤足踏地,或穿布鞋,可使地之阴气通过涌泉穴升入体内,这就是接地气的真义了。

什么人最需要接地气呢?

虚火上浮的人、

阴虚火旺的人、

阳气旺盛的人、

接地气可以很快让身体阴阳平衡。

还有小孩子,“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清·叶天士《幼科要略》

所以小孩子一般都怕热,宜清凉。地气的阴气可以平衡小孩子的燥热、火气。

但如果北方气候还偏寒,或者岭南刚下过雨那种湿热,也是不适合赤脚接地的,只能接寒气、接湿气,可以穿个布底鞋。

也不宜赤脚踩冰凉的大理石地面,以免寒从脚起。要踩真正能跟大地接触的土地、草地。

小满节气养生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在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所以此时应及时适当补充营养,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对于小满养生,养生专家提出了“不贪睡、吃清淡”的原则。

1起居养生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2情志养生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3饮食养生

饮食方面,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4夏季养生重养心

因夏季属火,又因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所以,夏季的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心情不宁,引起心烦。而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的负担,诱发疾病。

因此,夏季养生重养心。小满过后,雨水多起来,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由于人体的脾“喜燥恶湿”,此时出汗水分丢失较多,受“湿邪”的影响最大,脾胃消化功能会较差,一些夏季疾病会随之而来,例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因而,小满艾灸需要健脾化湿,所以中脘、足三里、隐白、公孙、脾经胃经的穴位就是这时主要选择的穴位了。

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1防热病

由于小满过后全国各地的气温不断升高,此时人们如果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往往就会产生内热。这样外热、内热交加,很容易让人出现一系列热病,例如:精神紧张、熬夜加班会造成心火过旺,引起失眠和口舌生疮;而饮食不当、过食辛辣会造成胃肠积热,导致便秘和口腔溃疡。

01.多饮水,且以温开水为好,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最好不要用饮料代替温开水,尤其是不要喝太多的橙汁,有人以为橙汁是去火的,其实不然,多喝橙汁可生热生痰,加重内热。

0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丝瓜、芦笋、水芹、藕、萝卜、番茄、西瓜、梨和香蕉等,这些果蔬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鱼海虾、生葱、生蒜、辣椒、韭菜等。

03.生活规律、多运动,尽量不要加班加点,运动以每天早、晚天气较凉快时为好,以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最为适宜,应避免剧烈的运动。这样既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又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内热的产生。

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法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

2防湿病

小满时节,由于雨量的增加,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易发生。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和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要致病因素。

01.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日常饮食应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要经常吃点具有清热、健脾、利湿之效的食物,如红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藕、胡萝卜、番茄、西瓜、莲子和山药等;忌食海鱼、羊肉、狗肉以及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易生湿伤脾,而中医认为脾是主管人体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脾虚水液代谢异常会加重皮肤病;原来有皮肤病的人平时可多喝些粥(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以调理脾胃,促进体内湿热的排泄。

02.注意不要被雨淋,要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以免外感湿邪,防止脚气、湿疹和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03.穿着衣物应选择透气性好的,以纯棉质地和浅色衣服为最好,这样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避免湿气郁积。

夏季贪凉,要防风驱寒

在夏季除了湿热重之外,还有一个现代才有的特别现象,风寒类疾病多发。

在临床实践中,因为空调、风扇、冷饮的大量使用,导致夏季成为很多风寒感冒频发的季节。

不管是家庭、公共场所,还是办公场所,还是小车或者公交等,你都会发现有很多的空调和风扇,其实它们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在中医看来,夏季是皮肤外泄的时候,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向外生发的趋势,这时毛孔都是打开的,风寒会直接进入体内。

前一秒还在39℃左右的高温里,后一秒就直接进入了20℃的环境,这样对于卫气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另外,夏季人们普遍贪食冰冻冷饮,使用寒凉的降温措施,有时睡觉甚至没有任何遮蔽,导致风寒入体。所以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风寒的问题。

忌:小满不适宜做什么1一忌睡太晚

小满这个节气里,我们暂时不能太“夜卧早起”,什么深夜大排档大家就先不要去了。适当的睡眠是人补养气血的最好方法,相反,睡眠不足也是损伤气血的快捷方式。小满时节需要继续蓄积阳气,所以不能晚睡,但是夏季的总体趋势是让阳气生发,早起则能助其生。

2二忌卧寒湿

“夏月,不可用单席卧霉湿处,及冷石、冷地上,以图凉快。”《防病要诀》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所以要避免贪图凉快而着凉受风,尤其是晚上睡觉时。

否则寒湿邪气停留肌肤,郁而化热,易引起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驻留关节,容易引发各类风湿性疾病,等等。

虽然现在一般不会在石头或冷地上睡觉了,但空调、凉席、冷水澡、短裙等所带来的寒湿未必就小。若不慎受湿寒,可通过运动或热水澡将湿邪祛除。

3三忌吃冷食

“形寒饮冷则伤肺。”《黄帝内经》

暑气其实是一种极热之气,暑气又通于心,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虚亢,人也会觉得疲累,这叫“壮火食气”,也就是火太壮会消耗掉我们身体里的气。

因此,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需要时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szjq/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