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蛛网大暴穿有谁踏破窍中之窍唯我揭开
供稿:飞行的书卷 穿越时间:年10月2日、10月3日 太姥山蛛网式大暴穿: 有谁踏破窍中之窍?唯我揭开天外之天! 最全暴穿攻略(独家秘笈):东部天门岭大外围路线包抄——上插天门寺——上切至第二高峰摩霄峰及最高峰覆鼎峰——以醍醐灌顶式下灌三道岗——依次上下麒麟岗、龙珠岗(险峰)、乌龙岗(险峰)——暴穿“香山寺游览区”(九鲤湖)——游“白云摩霄游览区”——暴穿“一片瓦游览区”——暴穿“迎仙台游览区”。只有这种模式,才能撸遍全山。不过,这是本人事后吐血总结啊,实际游走不知走了多少重复路线,光反复上下最高峰就走了四五次。 必去景点推荐: 太姥山属于移步换景的名山,任何一处都值得去。但如果时间不够或体力不济,下面几个景点是殊胜处一定要去:乌龙岗、龙珠岗、迎仙台游览区、一片瓦。 乌龙岗: 台风余威不消停,稳乘鸾凤谒诸仙: 龙珠岗: “除了我们的神,谁是磐石呢?” 覆鼎峰观海上日出: “披衣起看扶桑影,日观天门未足云”: 九鲤湖观日落: 太姥山简介: 又名:太母山斗姆山。相传尧时老母种蓝(蓝草,其汁色蓝,榨之以染布帛)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汉武帝命东方朔校天下名山,改"母"为"姥"。 所属城市: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镇 占地面积:平方公里(精华景区25平方公里) 1、汉武帝时太姥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与丹崖碧水的武夷山同属福建名山。古人称武夷为“东方奇秀”,称太姥为“海上仙都”。它北望浙江雁荡、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势,闽人称武夷、太姥为双绝;浙人视雁荡、太姥为昆仲,构成闽越三大名山;主峰覆鼎峰海拔.3米。 2、中国十大最美茶山之一,很多茶油认定太姥山的白茶是独一无二的好,更主要的是太姥山有一株一千多年的绿雪芽白茶的母树,据说福鼎所有白茶皆是发源于此。(相关阅读:中国十大最美茶山你去过几座?极品茶叶喝过哪些?); 3、太姥山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名闻遐迩: “云横断壁千层险”是太姥奇峰的真实写照。在太姥山上观日可见一轮红日气势磅礴地从海中三跃而升的奇景,这是其他风景区观日所少有的,陈仲溱太姥山记:“尝看日于泰山日观台华顶,所见各异,而遥天旷海,此为第一”。 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地貌为小型式峰林为主的地貌类型,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的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尤其是“九鲤朝天”、“二佛谈经”两组景观,绵亘千米,气势雄伟。 山中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岩洞,呈井字形分布,洞洞相通,纵横交错,曲折幽深,宛如地下迷宫,为天下名山所少有的花岗岩洞群景观。经有关部门普查有各种各样的洞一百多个,若想将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时二十八天,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花一整天,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处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曰“通天洞”;有两岩陡立,上夹附石,曰“七星洞”;有削壁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终年滴水,曰“滴水洞”;有乱石垒叠,洞顶崛岩高低,游人进入需弓腰折背而过,曰“三折腰”;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测曰“神仙洞”...... 本人评价: 所谓四绝——“峰险、石奇、洞幽、雾幻”,虽然比起很多名山有殊胜处,但“峰险、石奇、雾幻”三绝,如果与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作为参照物,还是有点相形见绌。我认为洞幽,才是太姥山傲视天下名山的最绝处!为了说明这一点,本人需要花点笔墨描述一下天柱山之神秘谷: 神秘谷是天柱山奇胜之一。自虎啸崖下入口,穿五指峰,傍衔珠峰,到达渡仙桥。全长余米,落差余米。全谷巨石错落有致,危洞幽深,忽明忽暗,神奇莫测。大洞三处:称龙宫、迷宫、逍遥宫;怪石林立:有宝剑、笔架、三月鸟。谷内,洞上有洞,恰如楼台层叠;窟中,径径相连,宛若回廊九曲。十三次进出:时而屈身而趋,时而匍匐而行;数十次攀越:时而只容一人挤进卡出,时而可纳数人同步并肩。一忽儿拽藤摸壁,一忽儿马踏平川。暗处,须借一缕微光,措索迂回;转眼,又豁然开朗,长驱直入。两旁峭岩古松:有接引松、虬龙松,犹如铁璧挂画;沿途奇花异木:黄山杜鹃,珍珠黄杨,更似丹墀奇葩。空洞越窟,乐娱迷律;攀崖寻径,别有情趣。无怪道视此为福地洞天,称之为司玄洞庭洞府。三国演义左慈就在这里栖隐;著名道士葛洪的师傅——郑隐就是在天下即将大乱时,携众弟子遁入霍山(天柱山)(相关游记:道家第14洞天:高隐隐去傲红尘)。 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你,经本人亲自遍游后比较,——天柱山著名之神秘谷,与太姥山诸洞相比,也望尘莫及。 提示:我两天累计钻洞里程估计六七公里。但下午钻洞时,由于全程几乎没有游客,阴气很重,兼洞内暗无天日,非常阴森恐怖,不吃豹子胆,一般没人敢钻。很多地段只有闪电侠才能过去。或昏暗无光,或巨石压顶,或危如累卵,或需匍匐蛇形。。我第一天由于背包放在旅社,没带手电,四围无人,惊吓连连,差点困在昏衢。。出来后洞口有几个游客齐声叫我“勇士”! 洞内到底有多阴森恐怖?还是举例说明。 比如第二天我在南天门洞, 导出相片后发现有鬼影森森(当时洞内了无一人): 事后有人在朋友圈问我: “你不怕吗?碰上了咋办呢? 我还以为你学过道教什么的, 有一定的道法功夫从容对付呢” “到底碰上了怎么办呢?” 好吧,那我就来个秀才谈兵吧 《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补充:北京周边山岳,目前是白虎涧景区有此类岩石覆盖型山洞,但完全没法和上述两座名山相提并论(独攀遇佛顶:携琴直上昆仑顶,冷笑浮生尽小年)。 游客体验: 游客1:第一次来很难明白景区图是怎么回事,总的来说是以好像是七星洞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有一线天、一个庙、观海栈道等诸多景点,西边有白云寺、福鼎峰、空中一线天等更多的景点。一般去东边的人多,因为东边开发多,西边去的人少,路难走,但景点其实更多更险峻。 本人评价:由于景点散落密集,本人采取了蛛网式暴穿的方式。这是因为:精华景点集中在25平方公里的“太姥传音”花岗岩石林范围内,上面奇峰怪石,下面洞穴纵横,一团粥模式,所以根本无法采取连线走完的方式,只有采取蛛网式重复暴穿模式,才能全部无遗留踏遍。景区推荐的两条游览路线,一条是钻洞路线;另一条是登顶路线。无论哪一条,都只是走马观花,偏于一隅;即使这两条路线全部走完,也还二分之一的景点都没逛。所以采取本人蛛网模式,才是唯一正确选择:首先从游客几乎不会涉足的险峻路线——东部天门岭大外围路线包抄,直接上插到最高峰后下切,以醍醐灌顶的方式游走下来:下灌模式分两股进行:先拿下三条巨龙横亘的三条岗——麒麟岗、龙珠岗、乌龙岗;只有游遍天门岭以及这三条岗,才能真正体味太姥山“云横断壁千层险”的四绝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条岗都得原路返回。这样,太姥山海拔虽然不足千米,但反复攀爬后,累计海拔会超过两千米以上。绝大部分游客采取的路线,是直接从中线上切迎仙台,基本会被困死在山腰石林中反复上下折腾几圈,最后精疲力竭、晕头转向,哪里还有充足体力来到最高峰反复上下擒拿三道岗? 游客2::我们从上午十点钟几乎没有停歇的走到下午五点半,七个多小时一直在走、爬,对脚力是个巨大的考验。最好是在山顶住一晚,这样能游遍,又能看日落日出。 游客3:建议:1.带干粮、零食和水。2.这个景区还不是很完善,很多安全设施做的很差,一定要注意安全。各个“观日点”等至高处都在一块圆石上,周边又没有护栏,就是拿个红线划一下(不可思议,这样能保证安全吗!),就算有护栏,下面也有巨大的空洞,挡不住人的。如果刮风或者脚下滑到,下面是百丈悬崖,小命肯定不保!!!!!!3.沿海栈道东西要拿牢,栈道下面缝隙很大,东西掉到地上会蹦下去。尤其是手机不要乱拍照,万一手机掉下去,那。。。不用找了!4.最后还是提醒一点:防止坠落,景区管理者非要掉下去几个人才会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当时真是胆寒,事后真是心寒!!!不知道管理者都干什么吃去了!! 游客4:太姥山的路大都崎岖惊险,这样的路走的多了,难免心生畏惧,觉得压抑,但已是骑虎难下,回头是不可能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虽不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但是来路是断断不想再走一遍的。这不正像我们选择的人生路,一路上爬坡过坎,克服重重障碍,身处其中虽觉得难,但不至于怕,等回望来时路,顿时生出惧意,但又能如何,已走至半途,回头已是不可能,前方又不知有什么困难在等待着自己,只能往前再往前,这就是很多人觉得人生疲惫又艰难的原因吧……但无论怎样,决不能停留在原地踟蹰不前,勇敢的走下去,总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游客5:太姥山观日出那才是真正的金黄大饼从海平面跳出来的日出。一日游的话你就走个一线天逛逛一片瓦,就算让你爬到电视台走下来,一大半的景点都没看到,算白来了一次。夏天来玩可以再多一天牛郎岗滨海景区或者去九鲤溪户外拓展。跟团的话,基本上最有特色的将军洞和葫芦洞你就没机会去了。时间多喜欢户外的朋友还可以自带帐篷去大嵛山岛露营,尽享南国天山,天湖草场的迷人风景。福鼎是美食名城而且是美食不夜城,随便半夜几点你都不愁找不到美食,就是吃货最好的天堂,没有之一。 游客6:下望上去,好像山不是很高,但是实际爬的话其实挺累的。而且上山没有缆车,一定要走上去的。 本人提示: 1、有游客攻略说,一定要在购票大厅领取景区导游图。实际上,景区导游图仍然不太实用,最实用的是本人拍的这个导游图,涵盖范围更大,包括了天门岭(上述攻略可结合此图,相得益彰): 2、如果打算穷游且不倒火车,最好的方式还是硬卧(高铁无论是到太姥山站还是福鼎站,都得倒车),凌晨五点多到达温州后,可以火车广场直接坐B1公交到火车南站(一小时),从温州南坐8.52开的高铁,9.50到太姥山站,太姥山站还得坐中巴车10分钟左右到达景区售票处。而景区售票处必须坐景区摆渡车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山脚下。这样,大概11点开始登山。 具体行程如下: 凌晨五点多到达温州火车站: 多次倒车后, 中午11点左右到达太姥山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由电子显示牌可知: 门票元,另外那个40元车票是必须买的, 从太姥山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到太姥山景区还有半个多小时。 注意事项:实际元是印制在一张门票上,必须妥善保管门票,因为回来时必须出示该门票,才能坐景区车返回太姥山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进入景区, 一旁有个胖小伙打量我后说:“帅哥好专业,气场如此强大,难道是打算登顶的节奏?我是万万不能登顶的。” 呵呵,这难道不是废话吗? 先到达夫妻峰广场: 所谓“十八罗汉赶斋”: 实际就是太姥山迎仙台景区那片峰林,从不同的角度看,都各不相同,被命名成多个景点而已: 这里是所谓白茶发源地, 那株茶树王在一片瓦景区, 所以一定要去一片瓦。 游客有些多, 我不打算沿中路正切, 就往东边的国兴寺方向走了, 准备采取外围反包的模式。 先路过楞伽宝塔: 前方即国兴寺: 此处是下方正观全体太姥峰石林的最佳处: 此山实际属于道家名山, 但由于被印度佛教全部侵占, 山上已经没有一处道观: 所谓太姥圣殿, 也只是一处偏殿: 石柱对联一窥: 大殿正中神像: 由于此山被印度佛教侵占, 正殿肯定是要供奉印度佛的: 正殿里的对联, 盗窃了不少道家术语: 第二联来自金刚经: 离开国兴寺, 继续往前, 到达龙潭湖: 龙潭湖最右边有一条通往观雾岗的路径, 没有任何游人。 如前所述,“雾幻”是太姥山四绝之一, 由此勾引我全穿了观雾岗, 但由于当天没有云雾, 实际看不到所谓雾幻: 观雾岗虽然有石径, 但估计几乎无游人涉足, 所以石阶上也长满了小翠竹及杂草: 观雾岗右侧山峰: 下图即走到石阶尽头——观雾岗的终点, 还得原路返回: 观雾岗左侧,即为太姥山峰林之一角: 返回到龙潭湖: 继续往前, 到达一处指示牌: 一条通往天门寺, 一条通往乌龙岗: 其中通往天门寺的路线被景区反复告诫: 再次告诫: 话说无险不奇, 于是我选择从天门岭上切天门寺, 放弃乌龙岗路线, 一路几乎无人: 左侧危崖: 从长满小翠竹的石阶上切: 回视后方, 有个游客: 继续上切: 一旁危崖: 这种石阶上长出来的小翠竹, 是天门岭沿途的一大殊胜, 非常养眼: 沿途巨石, 应该就是合掌石了: 继续往前: 此处有一方泉水, 清澈见底, 估计就是所谓的洗心池了: 左侧绝壁: 石壁回视: 到达石壁上方: 下视: 离开石壁, 继续往前: 又到一处窄缝石阶: 回视: 继续往前: 翠竹摇曳下的远方山峰: 继续攀爬: 回视: 沿途巨石顶的一处风光: 继续往上: 石阶两侧翠竹依依: 此处石阶陡峭: 回视: 又到一处空中栈道: 下瞰巨石奇峰, 灿若图绣, 有黄山风范: 这里是否是所谓三世佛? 回视空中栈道: 上述这段空中栈道, 我反复游走了数遍, 并认为是整条天门岭路线最殊胜之处。 离开后沿空中栈道继续往前: 一路往上, 下图为回视图: 右下方有一块平地, 下到尽头,实际是个洞穴, 上刻“观音洞”三个字: 洞内景观: 出了观音洞后, 继续上切, 此段石阶几乎被翠竹覆盖: 上切后又下行, 路两侧也是翠竹丛生: 直至下面一段路, 还有翠竹拦路: 继续往前, 路越来越荒芜,竟然没了石阶。 是不是走错路了啊。 最后还是切回石阶路了: 继续往前: 感觉前方有人烟了。 豁然开朗, 一座寺庙兀立前方山崖下: 沿着石阶走向寺庙, 有点登三清山突然到达三清宫的感觉: 此即天门寺: 殿内印度佛塑像: 穿过寺庙, 沿着石阶继续上行。 回视寺庙, 一览无余: 继续往上: 石阶漫漫: 一直不断往上: 走过下方大石块: 前方山顶: 继续往上攀爬: 石阶很陡: 下图陡峭处石槽里有一湾泉眼, 水还特别清澈, 于是我洗了一下手: 上来后, 突然有点巨石阵的感觉: 过了巨石阵, 继续往上: 走完下图这些台阶: 此处应该是麒麟岗, 可窥下方奇石: 可眺远方大海: 然后到达瞭望台招待所, 瞭望台即摩霄峰顶: 旁边即瞭望台: 从摩霄峰下切: 到达摩尼宫: 摩尼宫系摩尼教遗址。摩尼教乃是公元前三世纪古波斯国(今伊朗)一名叫“摩尼”的人所创,其教义是提倡光明。后传入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民间的秘密组织,即是著名的明教。太姥山的摩尼宫大约建于唐初时期,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最早的摩尼教遗址,德国学者林亚明作过考证,霞浦、苍南等县均有过摩尼教徒。明代雅士傅汝舟曾在此处留下了一首五言诗《摩尼宫》:“太姥上升日,乃在摩尼宫”。后有人将其改为梦台。据说进香者夜里在此引香到枕边,可以得到太姥娘娘梦示。无不灵验。 所谓摩尼宫, 实际是个小石坊, 里面未供奉神像, 只是有长明灯: 我先去了覆鼎峰路上的电视台招待所, 打算订个房间,把包放下。 结果女老板要价很高,一个房间居然要三百多。 于是我掉头就走,回到瞭望台招待所。 这里老板只要元,于是我就订了房间,放下背包。 继续往下, 就到达“白云摩霄游览区”(白云摩霄庵)。 外围整体观: 途径一口古井: 白云古刹摩霄庵: 门牌近照: 跨入“太姥宝殿”: 大殿两侧的壁画: 汉白玉雕刻, 上面四个字, 是印度佛教术语“歇即菩提”: 其他佛殿: 佛殿壁画: 庭院内有“重兴太姥山白云寺碑记”: 出寺门: 继续往下, 是寺庙进山牌坊。 背面写着“回头是岸”: 正面是“白云古刹”: 一旁有“白云寺—摩霄峰游览区简介”: 继续往下, 到达“九鲤朝天”观景台: 模拟想象图: 继续往下, 到达石瀑: 实景: 到达“双翁垂钓”: 实景: 继续往下, 到达“三声应”。 我两次途径这里, 都呐喊了, 确实有太姥传音的效果: 下图石林即为太姥山精华区, 所有地洞基本集中在这片区域, 上面为怪石,下面即为洞穴: 亭子两侧对联: 所谓“高僧说法”: 到达紫烟岭: 我往景区出口方向走了, 准备来一个回环再回到山顶: 下图这片景区非常不赖: 继续往下: 出石缝, 回望则知此为“玉猴照镜”: 途径云标石: 实景: 继续往下: 又上切天柱峰: 进葫芦洞: 终于到了另一侧洞穴: 见到阳光的感觉真好: 钻洞让我晕头转向, 已经辨不清东西南北, 只好随意乱走了。 貌似又要钻洞, 不知道是哪个洞(估计是将军洞?): 不知身在何处。 看到前方一对父子, 还有单独一男子, 于是也继续尾随前行。 最后他们三个陆续回来了, 告诉我前方无路。 我不信,独自前行。 实际是洞口非常低矮, 高不过膝, 得匍匐蛇形前进。 有些地方异常狭窄, 侧身过去, 脸也必须歪在一边: 终于钻出来了。 到达观海台: 这是一块向下倾斜的很陡峭的岩石: 景区就划了一道白线, 写着“禁止越线”: 这块岩石下方也没有任何遮挡, 也是划了一道白线: 到达“果然名山”: 又钻洞(这次是滴水洞), 实际第二天我走重复路线,又钻了一遍: 出洞啦, 又到一处: 才出洞又钻洞, 这次是七星洞了: 又出洞啦: 九鲤朝天丛林, 由近及远特写: 下图就走入仙桥栈道了: 回望: 继续往前, 就将到达九鲤湖: 这块向下倾斜的岩石实际很吓人: 到达九鲤湖: 湖里这块岩石难道像一条鲤鱼? 走进细观: 眼看太阳要落山了, 为了观日落,得往回赶: 到达高处, 躺在岩石上: 终于看到完美日落: 远处的大海: 继续往上, 经白云寺后, 到达覆鼎峰, 主要是探一下路, 明早好来到最高峰看海上日出: 由于台风过去一两日, 这几天风仍然很大, 我订的房间外, 风声响了一夜几乎没睡着。 于是我四点半就开始去覆鼎峰, 观看日出,上面空无一人: 一直到五点半左右才有人上来: 前方一片红: 丹苗终于跃出, 渐渐变大: 从覆鼎峰下来, 站在电视台招待所, 配合山势, 更有一番意境: 退房, 背包离开瞭望台招待所: 先去了乌龙岗(险峰): 独自走上此高台, 可以遥观大海: 高台右侧为悬崖: 高台左侧也是悬崖: 走到了高台尽头, 下面也是悬崖: 遥观大海: 继续往下: 到达海上仙都观景台。 先是风动石: 不同角度拍摄: 中间是悬崖绝壁: 越往下 景色越奇, 越险: 岩石上“海上仙都”四个大字: 这里风特大, 是乌龙岗殊胜处: 乌龙岗原路返回后, 又去龙珠岗: 龙珠岗也是险峰, 岩石爆美: 很多地方都是悬崖绝壁, 一旦滑落估计骨折是最轻后果: 下图这些地方也是极度危险的, 没有游客敢过来: 从危险处过来, 继续往下。 到达最下方, 这些岩石四围都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基本没有游客会走过去, 因为滑落下去会粉身碎骨啊: 兀立悬崖, 迎风伫立, 乾坤自与我知音, 自此进入玄同境界: 龙珠岗也得原路返回, 返回途中又有异象: 从白云寺下来。 经过犀牛望月: 实景: 再次到达三声应: 又钻七星洞: 到达南天门: 猩猩下山: 终于拍到了实景图, 确实有一张猩猩的脸: 又钻滴水洞: 到达三伏腰: 到达玉猴照镜: 昨天没拍玉猴照镜实景图, 今天补上: 到达蓝溪涧: 到达拨云峰、笔架峰: 下图即为一片瓦景区: 庭前神龛: 两侧对联: 鸿雪洞: 崖上石刻: 下图栅栏围起来的, 就是太姥山镇山之宝——福鼎大白茶始祖:“绿雪芽”古茶树 一旁的太姥圣殿: 对联: 由于印度佛教侵占道教名山, 太姥娘娘被说成了“太姥娘菩萨”: 殿内对联: 殿顶雕饰: 出殿后, 进入丹井茶室, 导致我彻底走错路: 通天洞直接通到滴水洞上方了, 脱离了一片瓦景区。 丹井茶室实际是个天然石室: 丹井石室实际是和通天洞连在一起, 实际有三个入口: 进去后越走越远: 如果从鸿雪洞这边走, 就彻底脱离一片瓦景区了: 这是悬空石阶。 左侧有铁链: 右侧石壁上有凿出的抓手处: 以下是通天洞的简介: 今天此洞游人不少: 出洞后, 为了不走重复路线, 我只好独自走南天门洞: 南天门洞与通天洞截然不同, 几乎空无一人, 阴森恐怖: 导出相片后发现有鬼影森森。 不断念咒前行。 终于出洞了。 先到达望海亭: 然后到达五百罗汉堂: 问路二尼姑, 打算重回一片瓦: 从五百罗汉堂遥观一片瓦岩石: 终于重回一片瓦禅寺: 游览未游玩的地方——悬空铜殿。 先进入寺庙。 对联及横批: “一片瓦禅寺碑记”: 五观堂: 进入悬空铜殿: 岩石上四个印度佛教刻的字——梵刹庄严: 好端端的一座道观, 以悬空铜殿的名义改造为印度佛教的地盘了: 过了悬空铜殿继续往里走, 真正的圣地是一片瓦所在地: 这里才是太姥山名字由来处, 即太姥修炼圣地——一片瓦石室。 由于悬空铜殿喧宾夺主, 一片瓦圣地反而显得寒碜: 两侧对联: 横批: 一旁浮雕: 由于整座太姥山已被印度佛教彻底侵占, 住持和尚所写石碑,竟然将太姥列为佛教“护法”, 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因为仙圣的地位远远高于印度佛, 怎么可能成为印度佛的“护法”呢: 实际从一片瓦这里也有一个入口到达通天洞。 这样,游览完一片瓦,我就开始出景区了: 沿着外围走, 到达观海栈道。 观海栈道也是一大景观: 途径所谓光头强: 实景图: 途径瀑布岩: 实景图: 继续往前: 途径石蛋: 实景图: 继续往前: 下图中间是石裤带: 近观: 继续往前: 到达石柱群: 继续往前: 最后在走回夫妻峰广场时, 我又往上走了一大段, 去拍了夫妻峰, 但没有上升到迎仙台游览区了, 否则又得走重复路线: 实景图: 迎仙台游览区脚下, 还有一处曝龙潭: 返回夫妻峰广场, 至此行程结束。 附: 在去温州的火车上,我听到一个治疗脚气的秘方,非常灵验,在此飨读者:用花椒+盐水煮水泡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zjqff/6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建议您,还是花35秒看一下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