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疾病科普开始之前,小编先请大家幻想一个场景:当你遇上撒满图钉的地板,又不小心踩上去了是什么感受?实不相瞒,图钉缓缓刺入皮肤的感觉,小编光是幻想一下就感受到疼了!咱们今天要说的,也是这样一种“痛而不自知”的病。首先是脚的感觉丧失,随后是感染,接下来是溃烂,最后就是截肢...而很多人,在这一步步的病情加重中毫无知觉!来源:综合自健康中国、首都医科大医院、有来医生以及网络等。糖尿病足的现状糖尿病足这个概念是年一名学者提出的,而这一概念的基础是:很多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常常出现“烂脚”。随着科技的发展,糖尿病足的临床定义完善为: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踝关节(包括踝关节)以远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而在中国,1亿左右的糖尿病换这种,有多万都经历着糖尿病足的困扰!其中的截肢率,更是高达近10%!糖尿病足的诱因部分人出现足部溃烂,第一反应就是脚气等疾病,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足部溃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致命的!诱因: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下肢感觉消退糖尿病足一大病因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它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它是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当周围神经病变后,患者的第一表现就是: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较高的血糖损害了为神经供能的小血管,就会致使周围神经不能正常工作。诱因:周围血管病、感染表现:血液循环不良、足部溃烂除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及感染,也将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恶化。当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等,即证明已发生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的结果为动静脉短路,进而引发组织供氧下降、局部缺血。在神经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溃疡合并感染并逐渐加重,溃疡难以愈合,最终只能截肢!诱因:不良行为动作表现:并发症多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坐下就喜欢跷上二郎腿,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舒服的坐姿,但其实跷二郎腿的习惯长期积累其实会严重损害大家健康。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坐姿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易患上糖尿病足。临床工作中,医生会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筛查工作,其中很多患者下肢血管血供很差。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杜绝跷二郎腿。此外,当下天气变暖,气温开始回升,足部容易滋生汗液,若脚趾长期处于汗渍中,容易引起真菌感染,一旦没有注意,极易从足癣发展成溃疡。所以,糖友们在春季除了日常的血糖控制之外,还应严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如何预防与控制?1、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杜绝所有并发症的根本条件。此外,糖尿病患者若要预防糖尿病足,还应将自己的血压、血脂水平降至正常,并要进行改善血液黏稠度的治疗,这样才能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2、合理地安排膳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进食量,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要把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5克以内,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水平、抑制下肢动脉硬化的进展,从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此外,便秘是引起动脉硬化和血液黏稠度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畅。3、定期检查双脚糖尿病患者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应仔细地检查双脚,看看双脚的皮肤是否出现了红肿、破溃等症状(视力不佳的患者可请家人代为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处理。4、每天用温水泡脚糖尿病患者应坚持在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泡脚,以促进双脚的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不过,在泡脚时,一定要将水温控制在37摄氏度以内,否则很容易引起足部烫伤(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感觉较为迟钝,若使用热水泡脚,即使发生了烫伤也不一定立即察觉)而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泡完脚后,可在双脚上涂抹护肤油,以增加脚部皮肤的弹性和湿润度,防止脚部皮肤因干燥而发生破溃。不过,糖尿病患者不可在脚趾之间涂抹护肤油。5、正确地选择鞋袜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穿小鞋、硬底鞋、高跟鞋,并要使鞋内保持干燥,以免足部受到压迫、磨损或患上脚气而发生破溃。同时,应选择穿棉质、袜口松弛的袜子,以减少袜子对脚部的磨损,避免使脚踝关节受到紧勒,影响双脚的血液循环。此外,糖尿病患者最好穿白色的袜子,这样做可以使其在第一时间发现足部发生破溃、出血等异常情况。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zjqyw/1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