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集》是南宋黄岩著名理学家车若水在晚年时候,身患脚气病而不能行走时,在床榻上完成的一部语录式的文集。这是车若水几十年治学过程中的见闻、求索的集大成著作,可谓是“释经评史、榷古商今”。清朝纪晓岚正是基于《脚气集》的学术地位,将其编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并为其撰写提要。

恰在近日,笔者有幸得以收藏到一本王舟瑶校跋的《脚气集》。从王舟瑶先生的跋文中,我们读到了台邑前人,为这部书能在台州大地传播,而乐此不疲的付出。

▲北京潘家园古籍展上出现的明版《脚气集》

▲明版《脚气集》

同治庚午年(),王咏霓在宁波“旧雨草堂”作客时,发现了这部《脚气集》。十分惊喜,感叹道“友人王子庄求之数十岁不可得”。可见,当年在台州学子心目中,《脚气集》只是一个“传说”,遇见它更是难之又难。于是王咏霓立即雇人抄录一本带到京城给王棻看,并请王棻带回台州黄岩。

这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脚气集》一经现身,迅速在台州学子中激起了千层浪,“夏子香、杨蓉初、张子远、王蕖成,参互覆校”。台州学界各位翘楚、大咖以高昂的热情,积极参与了校勘。第二年,在辛未年九月()王棻把《脚气集》钞本校勘的经过以及成果,汇集成了一篇《脚气集校勘记》。

▲王咏霓先生

依据王咏霓在京城时的嘱咐,王棻将这本经过众人校勘的《脚气集》交到了时任黄岩县令孙憙的手上,并启动开雕印书。自此,这部问世近年的乡邦巨著《脚气集》,终于让台州学子可以得见其真面目了。后来,孙憙县令离任,书版随之而去,这也是一直让台州学子为之牵挂并为之耿耿的事。孙憙离任后,日子过得应该比较拮据、清苦,这在孙憙存世的与友人往来信札中可以应证。

而王舟瑶在《脚气集》书跋中,更是直接写明“既罢官贫甚,转质于人”,于是《脚气集》的书版就这样被质押给他人,最终下落不明。王舟瑶先生不无感慨道“它日如访得版片所在,仍当赎归也”,这是台州学子对凝聚着前人心血的《脚气集》的深厚情愫。

到二十世纪初,孙憙版的《脚气集》由于当时印刷数量不多,几十年下来,也是存世罕见。于是王舟瑶又重新雇人誊抄一本,并逐字校对,将其珍藏于九峰名山阁。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本珍贵的王舟瑶校跋版《脚气集》。王舟瑶先生对其校对完毕,朱墨书跋的时间是“己未()八月三日”,那年王先生已经六十有二。

▲王舟瑶校跋版《脚气集》

▲王舟瑶先生《脚气集》朱墨跋文

再后来,到了年,黄岩柔桥王楙先生(应该是王棻先生后人),即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执着地用粗糙的纸张,再次抄录了一本《脚气集》,赠送给黄岩图书馆。该抄本开卷同样是《脚气集校勘记》,现藏于黄岩图书馆。这也是一本非常珍贵的《脚气集》钞本,估计有《校勘记》的《脚气集》钞本,存世也仅此两本了。

▲黄岩图书馆藏年钞本《脚气集》

▲年柔桥王楙钞本《脚气集》

关于《脚气集》现存的版本,尤其是清朝之前的版本,笔者尚未作过考证。或许,在北京潘家园出现那版明朝版的《脚气集》,就是当年王咏霓所见之书,也未可知。据现存可查资料看,能够见到较多的《脚气集》版本是民国初年,据《四库全书》而成的涵芬楼版本。

民国时期的“抱经楼丛刊”《脚气集》是另一个版本,该版本可贵之处,是收录了当年王咏霓在成书后所作的跋文“吾乡车玉峰先生,为立斋相国弟子,其学以考亭朱子翁宗,《脚气集》一卷,其随笔、札记之当也。友人王子庄同年,求之数十岁不可得。今年庚午,余道出四明,下榻旧雨草堂。主人以藏本出观,因借抄一帙,并附笺校以真本还之阁。小春二十日,黄岩后学王咏霓六潭甫谨识”。

建国后,各种版本的《脚气集》也相继出现,直至近年,台州地方文史学者,也对《脚气集》进行了系统的点校注释。这些对于弘扬台州乡邦文献的学术价值,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各版本《脚气集》均未刊录《校勘记》。

▲有王咏霓跋文版本的《脚气集》

▲王咏霓跋《脚气集》抄录

“每爱奇书手自抄”,台邑的前人靠着自己双手刻苦地积聚着我们的乡邦文献资料,这是一条艰难的传承之道。一本《脚气集》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它更是集聚了几代台州学子,为此而不辞辛劳地跋涉于书山之上。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惟桑与梓必恭敬止”,怎不令人感动?

--沙鸥

-END-









































白癜风土方治疗
白癜风外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zjqyw/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