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农村老话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什么
为什么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听到的肯定是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听说过。处在现代的社会中,不可能理解这句老话中的含义,而且对于借米、借柴、借衣、借鞋也会觉得这根本是不会发生的事情。然而,在过去,的确有借米、借衣的,为什么呢?借米不借柴先不说久远的事情,就说我小的时候吧,那时候家里穷,根本没有细粮,所以有时候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就会捉襟见肘,拿不出像样的饭菜招待。母亲就会拿着葫芦瓢,到邻居家里借一点白面,回来擀面条。等家里下来小麦,磨了面后,还给人家。再远一些,那时候生产力低下,如果再遇到个灾荒之年,很多人家没有了糊口的粮食,有的就上山挖野菜吃。但到了冬天,没有可食之物的时候,就要向富足的人家借一点米,渡过难关。古人有句话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借一些粮食给困难之人,和救人一命差不多,是好事,好事还是要做的。子路借米那为啥不借柴呢?过去,粮食少,但柴火多。只要人不懒惰,上山砍柴还是能够砍不少的。过去每家每户院墙外都有柴火垛,就是平日里积攒的柴火。如果一个人懒到连柴火都不去积攒,要靠借柴来维持生计,那么这样的人就无药可救了。不论你借给他什么东西,都是肉包子打狗。上山砍柴借衣不借鞋过去人们生活条件不好,所以基本上很多年不置买新衣服。平常的衣服上也是补丁摞补丁,凑合着穿。但如果遇到个事情,需要出门应酬之类的话,那就寒碜了。毕竟这衣服是个脸面,有时候人们还是看衣着来看人的,穿的太寒碜了,会让人瞧不起。所以,那时候逢有事出门的时候,会到别人家借一件体面的衣服装装门面,回来后马上还给人家。借给人衣服,也算是功德一件,所以人们也乐意外借。借人衣服御寒那为啥不借鞋呢?大家都知道,这鞋踩在脚下,难免会弄脏、弄破的,如果借来的鞋子给人家弄脏弄破,那怎么办?本来家中就买不起鞋,碎了更赔不起了。再说了,在过去,鞋那可是属于贴身之物啊,有的人有洁癖,万一借鞋的那人有脚气、脚臭咋办?记得鲁迅曾经有过“人们的联想能力超强大,由鞋能联想到脚,由脚又能联想到性。”这句对于鞋的解释,很是到位。现如今,这“破鞋”都和那啥联系上了,所以这鞋是万万不能借的。何况这脚有大有小,穿着也不一定合适啊。以上是我对于“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的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朋友留言指正,如果你有不同见解,也请留言一起交流学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zlyzjq/11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一个中成药,清湿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