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46467.html

今天的医案不起眼,但确实有助于我们更懂得——换位思考,发现人体的意图,理解人体的选择。

“脚气”确切指什么呢?

其实不必深究——因为我们始终要将每个病症归类到“八纲”里。

笼统地叫“脚气”,却不一定原因完全相同。

就像都叫“感冒”,原因却可能大不相同。

脚气大致的表现:痒、水泡、脱皮、脚臭……

如果光是水泡,不痒不臭,多半热不多。

如果又有水,有痒或臭,应该是水+热,合称湿热。

身边很多人的脚气是时好时坏,平常注意生活,经常为身体纠偏,则会好;否则,难受起来也很折磨,被形容为:“恨不得扒开皮去挠痒痒……”

即使小孩子,也有脚气突犯,后又莫名好了的情况。

有一个朋友,跟我分享她的治脚气经历,用去水饮、湿热的方剂,都有效果,但总是时好时坏,治不断根。她认为自己遇到了瓶颈。

还有其他朋友,说自己经常便粘,对证去治就会好,一段时间又会便粘,也归结为自己遇到了瓶颈。

又还有人,一直有痰,时好时坏,怎么也断不了根,也归结为自己遇到了瓶颈。

其实只需要一个事实,就能确定,瓶颈之说不切实——

我跟孩子一起吃芝士蛋糕,吃完之后,孩子无痰,我却痰多。

如果我天天吃芝士蛋糕,天天去痰,恐怕也是去不干净的……

所以这就不是什么瓶颈,而是关乎身体和生活了。

其实,那些迁延不愈时好时坏的问题,大多都产生于“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身体”。

小孩有小孩的“特定”——那就是运化力强。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现实生活中,我也见到好些十来岁的孩子明显运化出问题的例子。)

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特定”——那就是运化力在减退。

(也不能一概而论,现实生活中好些老人既胃口好同时脉阳的也不算少。)

这里说的是一个大概率,尤其针对脑力劳动者——自己如果处在减退的阶段,却思想不安分,行为不安分,也无怪乎病情会反复了。贪求用药物让自己立刻、随时回归到年轻时的状态,也无怪乎总是碰壁以至于质疑自己的医术了。

后来,这个治脚气的朋友跟我分享,说既然吃药都有一段时间了,却总是时好时坏,她想试试外治法——涂抹药膏。

涂抹之后,几乎立竿见影脚不痒了。

但是,一段时期后,莫名其妙脚上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变成了灰指甲。

而后,她不敢再涂抹药膏。又过了两三个月,灰指甲又被新的指甲取代,自行康复了。

现在,脚痒的问题还是时好时坏,不过自己好像摸得清变好变坏的规律了:饮食多湿气重时严重;多动去水饮节食时则无症状。

由她的经历可以看到一个客观情况——

对于她的身体而言,脚气是身体临时找了一个排邪口。当她的身体,不需要这个排邪口时,脚气自然康复;当她的身体需要这个排邪口,却涂抹药膏人为地堵住了,身体就只能往指甲排邪,于是指甲变色。

尽管她的身体可以这么去分析,但也只是个例。

天下没有两个同样的人体,如同天下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

五月《伤寒论》课程如下

成都《伤寒论》研习班第13期|吃中药是违背身体的自然吗?

报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jqcr/1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