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03岁宝宝爱打人咬人怎么办
很多妈妈从6个月起就会观察到宝宝爱动手、揪头发,咬人、打人等行为,实在不知道怎么管。对他讲道理吧?听不懂。认真起来吧?他也不是故意的。0-3岁的宝宝打人、推人等问题,到底怎么办呢? 第一部分:0-3岁宝宝为什么爱打人? 1.大运动在发展0至3岁的婴儿期是身体动作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学会了随意地独立性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可以说,手是宝宝的第一个玩具。当他发现可以用自己小手的力量来摆弄物体时,就表现为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或摔打东西等现象。 年龄越小,宝宝爱扔东西、咬人越可能是大动作发展的表现。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他只是以不断重复的动作以及大人的反应作为乐趣。比如,大人被他揪头发,扯的很疼,叫出声来,他不明白你表达的是痛苦,还觉得你很有趣。或者,他反复的摔东西只是为了听响,他觉得自己的小手竟然能造成这样的结果,觉得很有意思。有时婴儿的笑点是很奇怪的。 2.不会表达,一着急直接上手0-3岁宝宝其实就像小猫小狗,吭吭哧哧的什么都不会说,一着急只会先上手。无论是想自己拿勺子吃饭,还是喜欢小伙伴一起玩,表现在行为上都是抢玩具,摔勺子,推人等行为。 3.环境影响孩子的行为都是习得的,尤其从接触的环境。就比如说动画片吧,我观察过一阵喜羊羊、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有很多喜羊羊捉弄灰太狼、熊大熊二给光头强设诡计和陷阱等问题,不仅教给宝宝攻击性的行为方式,而且使宝宝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每天看这样的动画片,他就觉得攻击行为是合理的。因为喜羊羊就是这样的做啊。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远离这样的影响。 4.父母的性格有两种性格的父母:“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儿童的自主性,易于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一逆反就很想对抗。举个例子:老人想总是喂孩子,但孩子渴望独立自己吃,他就会把勺子抢过来自己吃,这时候老人把勺子拿过来“你不行,我来喂”,孩子自主意识受到了阻挠很生气,找到一种出口来发泄,就表现出动手,抓人,捏人,摔东西。 第二部分:该怎么应对? 1.冷处理1岁以前的攻击行为,父母要冷静下来,不要大呼大叫,也不能完全忽视。我们可以这样做:我们攥住孩子的一只手,轻轻把他放下,不要有生气、激动的表情,同时轻轻对孩子说“不可以打”,这样就可以了。日久天长,在每次的重复中,孩子就逐渐学习到了。 2.游戏促进运动发展这个阶段的婴儿刚出现攻击性行为,绝大多数属于无意攻击,只是满足自身的动作发展需要。当发现婴儿的动作出现暴力时,采取转移的方式继续鼓励婴儿的发展,而不是简单阻止。我们可以提供各种替代物满足婴儿的动作发展需要。另外要多带宝宝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或在家中变化游戏内容,发泄出来,在新鲜的环境和游戏中婴儿自然的天性会更专注探索玩乐而不是搞破坏。总之,婴幼儿的旺盛精力是需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尤其是户外的运动、大运动游戏等发泄出来的。我记得有一个科学研究说,城市的小孩相对来说比乡村的小孩攻击性要强一点,就是这个道理。 3.教会孩子恰当的表达方式0-3岁的孩子即使喜欢一个人,却不会表达。宝宝其实是表示对小哥哥的兴趣,但是不会说。不要对孩子说:“打人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之类的话,“伤害”、“感情”这种抽象词汇孩子们根本听不懂。 4.耐心反复、反复耐心婴儿记忆力不强,特别是对他不感兴趣的事情说过就忘,所以会出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我们就当宝宝只有金鱼的三秒钟记忆吧!妈妈千万不能急躁,觉得“这孩子怎么不长记性,说了还打”,或者认为“反正孩子还小,记不住”而放弃。要反复强化,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越是强调孩子就记得越牢,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yfzjq/7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少儿游泳常见的一些误区小陈教练一一给你
- 下一篇文章: 13岁宝宝太瘦怎么办,偏瘦宝宝的4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