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脚气也能引起丹毒
近段时间,我院皮肤科收治了好几例下肢丹毒的患者,这些患者几乎都有“脚气”。脚气能引起丹毒?答案是肯定的,尤其容易导致复发性丹毒,脚气患者常有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细菌可从皮肤的细小伤口处侵入机体,从而诱发丹毒,患者可出现诸多全身症状,如发烧、畏寒等,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水疱、紫癜、坏死,所以“脚气”不容小觑。 "脚气"学名“足癣”,由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引起。脚气的发病率高,在南方以及沿海地区,达到60%及以上的发病率,而且传染性强,被感染后,脚部自然很“生气”,常表现为瘙痒、水疱、脱皮等症状,并且常伴有难闻的异味。现在正值春夏之交,是脚气的高发期。 医学上通常将足癣分三型,不同类型的足癣用药也是不一样的: 水疱鳞屑型 常先选用复方雷锁辛溶液,待疱液干凅后外用抗真菌软膏; 水疱鳞屑型足癣 浸渍糜烂型 先选用相关溶液湿敷,皮损干燥后改用抗真菌霜剂; 浸渍糜烂型足癣 角化过度型 常选用角质剥脱剂或抗真菌软膏、霜剂,必要时还可以封包治疗。 角化过度型足癣 关于"脚气",大部分患者比较苦恼的就是"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两个误区,用药疗程不足和误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方面,一般情况下,脚气足疗程外用药物可治愈,若合并甲癣,常建议足疗程联合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而外用激素类药膏也许短期内会缓解一下瘙痒症状,但往往会促进真菌生长,加重脚气症状,甚至出现难辨认癣。 "脚气"可以预防吗? 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很好的避免脚气发生。首先保持足部皮肤干爽,勤换鞋袜,鞋子尽量放置通风地方,袜子尽量阳光下暴晒。其次袜子和其他衣物分开洗涤,避免将真菌扩散至其他部位。最后避免穿他人鞋袜,防止交叉感染。 最后提醒小伙伴们,脚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如果治疗不积极,抓挠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癣、体癣、头癣等。长期不治还会导致“灰趾甲”(甲真菌病)。甚至可发展成癣菌疹、丹毒以及蜂窝织炎,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名词释义丹毒(erysipelas)俗称“流火”,是由A族B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好发于颜面及下肢,可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皮肤科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zjqyw/1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绿丝带志愿者真情分享右睾丸鞘膜积液
- 下一篇文章: 右侧精原细胞瘤伴睾丸鞘膜积液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