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一说史我们经常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光有很多的诗词歌赋流传了下来,事实上,这些诗词歌赋在穷苦的劳动人民眼中,都是些“酸腐”的东西罢了,还不如通过生活和经验积累出的一些俗语有用。其实关于俗语,在现代社会中是有着一些专门的专家学者去研究的,也有一个学说叫做“民俗学”,而且也有很多民间俗语的典籍和汇总等等,足以说明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古代有一本叫做《增广贤文》的书,里边记载着的就是过去的时间中,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有一句话叫做“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听起来有些让人理解不了,但如果仔细解释一下的话,大家一定都会觉得非常有趣。“宁可试人棺”,这可是升官发财的大事棺材这个东西,虽然年轻人听起来都有点怕怕的,但是其实真的是一个在正常不过的东西了,毕竟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如果你不是个神仙,就一定会经历这个过程,才能够算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当年纪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对生死这样的东西看得比较开,尤其是这一生已经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对于自己的死亡也就看得很透彻了,能早早地给自己准备好棺材和寿衣,也是能给子女减轻负担的嘛。更何况,棺材棺材,谐音是“官”和“财”,这就代表着升官发财的意思,在老人眼中,提前准备好棺材是一种给子孙积德的事情,能够让自己的运气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们。其中包含着老人对子女后代的深深的祝福,并没有什么晦气的意思,虽然现在的土葬已经没有那么流行了,大家为了保护环境着想,还是更多的选择了火葬,留下一些骨灰罢了。但是在很久之前的古代,都讲究个入土为安,大家都要完完整整地被封进棺材然后埋进土里,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得到了安息,才算真正能够给子女带去一些美好的祝福与庇佑,故而棺材这个东西在大家的眼中其实是一些好东西。关于借棺材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要用别人的棺材来埋葬自己,而是针对当时的一群比较特殊的人来说的,那时候后想要上京赶考的考生,都希望去村子里长寿的老人们为自己准备好的棺材中躺一躺,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行为,“蹭”到这位老人的福气而已,没有什么可避讳的。“切莫试人鞋”,这么私密的东西还是不要试了作为古代小说和电视作品爱好者的当代年轻人们,一定都知道古代的生活是非常的保守的,那时候的女孩子就算是在天气特别热的时候也不能穿清凉的衣服,不然就会被大家认为是非常轻浮的女子,就算是男人,赤膊上阵也会让大家觉得这个人不怎么正经。而在很多故事中,有一些女孩子的脚如果被别人看到的话,那么基本上就是要以身相许了,不然就是被坏了名声,所以说脚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比较私密的东西。那么作为遮住这个部位的重要物品,鞋子的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无缘无故对别人提出了想要借穿他的鞋子的话,基本上会被定性为“耍流氓”,相当于在现代我们借穿别人比较贴身的衣物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连鞋子都要向别人借的话,这个人究竟能有多懒惰呢?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没有现在的皮鞋、运动鞋等等,更多情况下是在街上卖自家编织的草鞋,“与母贩履织席为业”的刘备,当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编草鞋。当一个人连鞋子都不想编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其实已经没什么救了,所谓的“救穷不救懒”,就是这么个道理。更何况,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些主观原因。古时候的卫生条件肯定不比现在,每天洗脚那可是富贵人家才能够做到的事情,贫苦人家有口水喝就不错了,没有那么多的水用来洗脚,所以说脚气在当时可是个高发病。而且脚气是非常容易传染的,男子之间如果互相借鞋穿的话,保不准谁的脚气就会传染到自己的脚上来,这可是个得不偿失的事情,无缘无故的因为借鞋染了脚气,这都是点什么事啊,所以综上所述,鞋子是绝对不能随便借的。参考资料:《增广贤文》、《三国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qif.com/szjq/12207.html